10月30日至31日,我有幸參加了四川省水利電力工程局舉辦的新聞報道與攝影技能培訓班,與來自局屬18個單位、項目部的50余名學員共同學習了新聞寫作與攝影知識,分享了工作經驗,并在老師深入淺出、生動鮮明的講解中,加深了對新聞宣傳工作的認識,明確了今后提高的方向。
兩天的培訓,我感覺時間雖短,受益頗多。課后我慢慢消化馮余冬老師與王勇老師所教的知識點,仔細揣摩局紀委書記王裕明在開班動員講話中對大家提出的三點希望與要求以及局辦公室主任溫慶生在總結講話中要求通訊員在宣傳報道中力爭做到的“三心二意”,我更深刻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一是新聞的敏感性不強,觀念有待創(chuàng)新,視野不夠開闊,不善于把握信息源,總覺得宣傳報道沒什么好寫,不會從中發(fā)現閃光點;二是標題不夠新穎,內容質量不高,沒有很好體現工程局水電建設工作的獨特性;三是動筆少,文字表達能力、分析能力和領悟能力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新聞宣傳工作中,我將結合局情局況,堅持“三從四得”,做好新聞宣傳工作。
三從,即“從思想到行動”、“從無心到有心”、“從本色到特色”。
從思想到行動。思想即是一種思維,行動是一種責任,二者相輔相成,構成了一個工作落實的閉合回路。做宣傳工作,不能僅僅停留在所看、聽、想的層面上,有了素材就得好好把握,提前謀劃,及時動筆,順利報道。在單位開展的任何一項活動或者會議之前,應先了解活動或會議的主題,搞這次活動或會議的目的和意義,在心中打好底稿,活動或會議中仔細觀察和認真發(fā)掘,活動或會議結束后就能很順利的寫出新聞宣傳報道稿件。也就是說有了宣傳報道意識,一定要及時報道所發(fā)生的新聞事件,否則不采取行動,新聞時效性一過,新聞宣傳稿件寫出來也沒有什么意義了。比如在“十一”國慶節(jié)來臨之前,我們就應該在9月底構思并寫好關于國慶節(jié)活動的新聞報道,等到國慶節(jié)來臨就能及時宣傳報道了。
從無心到有心。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做好新聞宣傳工作要關于發(fā)現,要看到別人未看到或看到了不知道、知道了印象不深刻的東西。惟其如此,方能寫出“人人心中想,個個筆下無”的新聞。一些有經驗的新聞宣傳工作者告訴我們,新聞線索的獲取沒有定式,所見所聞,切身感受,通常被認作獲取新聞線索的基本途徑。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處處留意、認真挖掘,就有可能是一條很好的新聞線索。譬如馮老師在培訓中所講:他的女兒放學遲遲未歸,引起家人擔心,后來找到女兒,了解到原來是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去醫(yī)院看生病的同學,后來他留心觀察,于是有了一篇關于愛心堅守,傳遞正能量的報道。
從本色到特色。保持本色,才能創(chuàng)造特色。例如在一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有個干部家屬要去工地上探親,準備去工地之前剛好來局機關有點兒事,辦公室人員知道后,就讓她幫忙帶先進性教育活動相關文件和資料給他老公。于是,這個信息就被捕捉了,寫進了報告中,先進性教育活動不僅干部積極學習,干部的家屬、職工也參與其中,認真學習。后來此報告得到上級部門的一致好評并指定為特色和典型宣傳報道。工程局是國家水利水電建設施工總承包一級企業(yè),施工項目點多面廣,工程環(huán)境艱苦,施工地點流動性大,職工常年背井離鄉(xiāng),所以我們要在“有工程辛苦,沒工程痛苦,寧愿辛苦不愿痛苦”的特點上,挖掘工地更多題材,創(chuàng)造特色與亮點。
四得,即“吃得苦”、“學得深”、“啃得透”、“過得硬”。
吃得苦。我們都知道,多學、多練、多寫是寫出好新聞的基礎,而這些都需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工程局宣傳報道工作者絕大多數是兼職,新聞寫作基本上是利用自己的業(yè)余時間,加之掌握的信息資源有限,不吃苦是很難寫出好作品的?!扒谀苎a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只有勤奮努力不畏艱苦,才能逐步培養(yǎng)起觀察事物的洞察力和識別把握新聞的敏感性,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努力做到腿勤、嘴勤、腦勤、手勤,從而通過自己的切身感受捕捉到新聞線索。王勇老師在對照作品講攝影技巧時,講到拍攝那位身殘志堅的工人時,為了得到所要的最佳效果,苦苦在那里“蹲點”守候了十來天,最終完成了參賽作品并獲得二等獎。
學得深。深度決定高度。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學習,不斷地自我補充,做一名學習型宣傳工作者。宣傳往往集文字、攝像、照相于一身,因此,需要學習各方面的新聞專業(yè)知識,包括怎樣采訪、寫作,如何提煉主題形成觀點,如何拍攝好的圖片和影像等。同時,宣傳工作者還需要與各個層面的人打交道,這也要求我們要對各個層面的知識和工作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否則,是無法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
啃得透。我們要立足本位,放眼全局。啃透上情,對一些重大決策的新提法,新出臺的有關政策規(guī)定以及有關方面的會議精神,都要及時學習、了解和掌握;了解下情,對基層一線職工關注和迫切希望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面臨的主要矛盾等要有所了解;把握內情,對工程局的基本概況、一個時期的總體工作思路、主要奮斗目標、關鍵工作舉措以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等情況要全面熟悉、了解和全面掌握;掌握外情,及時了解兄弟單位的宣傳發(fā)展狀況和可借鑒的經驗,做到心中有數。同時還需要認真學習分析新聞媒體上發(fā)表的新聞稿件,養(yǎng)成經常看行業(yè)報的習慣,在仔細研究體會各個欄目報道內容的基礎上,結合本單位的工作實際,整理素材、選好角度,有針對性地用心采寫,這樣才會盡量少走彎路,寫出領導喜歡、讀者愛看的新聞稿件。
過得硬。新聞宣傳不單是宣傳報道,更是需要有責任感、良知。新聞報道工作是建立在崇尚真理、崇尚事實的基礎上,是向讀者傳達平衡、客觀、沒有偏見的事實,讓讀者作出評價和判斷。不論是消息、簡訊,還是通訊、報道等其根本是為了向讀者傳達事實,我們通過對新聞事件、新聞人物動作、語言或詳細或簡略的描寫,還原新聞的事實,將新聞事實如實反映給讀者,盡量避免融入過多的主觀意見、思想。這就要求新聞宣傳工作者必須具備公平正義、客觀理性的表達素質,將主觀思想,融入客觀事實當中。
做一名新聞宣傳工作者不容易,既要不折不扣地干好本職工作,還要加班加點寫稿子。但只要肯下功夫,做到“從思想到行動”、“從無心到有心”、“從本色到特色”的轉變,發(fā)揚“吃得苦”、“學得深”、“啃得透”、“過得硬”的精神,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基層、貼近職工,就一定能夠將自己的新聞宣傳寫作能力和攝影技巧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新高度,寫出大家喜聞樂見的有價值、有生命力的精彩稿件。